市政协平欣光副主席首先代表广州光谷工作小组向大会作了《关于建设“广州光谷”的建议》、《关于建设“广州光谷”的主体研究报告》等报告。市经贸委王旭东主任宣读广州市光产业集聚区(16个)和第一批光产业公共服务平台(10个)、宣读启动光产业项目(15个)、简要宣读第一批广州光产业单位(91个),市发展改革委潘建国主任宣读光产业合作项目(6项),广州市科技和信息化局马曙副书记公布一批光科研成果孵化项目。
随后万庆良书记、陈建华市长等市领导和五位院士共同开启帷幕,“广州光谷”正式启动。
接着,五位院士先后发表讲话,为“广州光谷”建设建言献策。
中科院院士、华南师大原校长刘颂豪讲到:广州发展光科技在人才、技术等方面有很大优势,时隔13年,重启“光谷”、发展光技术恰逢其时,对于提高学术研究水平,推动广州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建立创新型城市具有重要作用。
中科院院士,中山大学教授苏锵以自身研究的稀土领域为切入点,谈到“光稀土”是光科技的基础材料,广州的稀土资源非常丰富,在照明、显示产业配套优势明显,在广州“光谷”中有重大作用。
中科院院士,暨大理工学院教授陈星旦提出建设广州光谷要解决科研成果产业化问题,既要培育本土的龙头企业,也要大力引进国内外的知名光企业落户广州。
中科院院士,华南理工教授姜中宏表示:光领域项目很多,应有所为有所不为,不能全面开花。具体发展哪些项目,在哪些项目上投入资源、给予支持,应经过调研和专家评估,做出科学的判断和选择。
工程院院士,省工研院原院长周克崧提了三点建议:一、设置持续稳定的“光谷”专项基金,推动技术产业化;二、广州应该重点突破激光加工、半导体照明、稀土开发三方面。三、加快光服务领域平台建设,建立检测、交易等服务平台。
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建华在讲话中对我市光电产业发展提出五点要求:
(一)做好空间和功能布局,壮大产业发展规划,形成光谷效应;
(二)加强资金扶持,发挥战略性主导产业资金的带动作用,撬动更多社会资金投入广州光产业;
(三)重视人才战略,汇聚建设广州光谷所需要的科学家、企业家、风险投资家、科技创新人才和技术管理型复合人才;
(四)强化政策引导,综合制定建设广州光谷相关政策措施,吸引更多的国内外大型龙头光电企业和创新型高科技光电企业入驻广州光谷;
(五)抓好公共平台建设,依托院士、专家团队组成的光产业智慧库及延伸的光技术研究团队,大力建设光企业孵化器等技术成果转化平台。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万庆良最后提出三点要求:
一是准确把握光电产业的发展态势和历史机遇。全球光电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国家高度重视发展光电产业,广州发展光电产业基础条件良好。
二是牢牢抓住“广州光谷”建设的关键点。打造一批光电产业发展平台,确定一批光电产业主攻方向,培育一批光电产业龙头领军企业,集聚一批光电产业顶尖人才。
三是形成推进“广州光谷”建设的强大合力加强统筹规划,年内形成“广州光谷”建设行动计划;强化招商选资,制定实施“广州光谷”招商选资行动计划;深化企业服务,选择一批骨干光电企业和项目,提供全方位、全流程的跟踪服务。
免责声明:本网站信息文章来源于互联网、期刊杂志或由作者提供,其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学习所用。如遇有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我们会立即进行改正并删除相关内容。